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创造的――传说罢了,真实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撒播有序,前史最悠长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幽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细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我国最有名的粽子都产在浙北杭嘉湖的鱼米之乡: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给,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芳香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湖州诸老迈粽子以洗沙甜粽见长,以豆沙、猪板油丁为馅并不稀罕,可贵的是豆沙是洗沙――红小豆煮烂去壳,再加糖、熟猪油、玫瑰原汁炒至漆黑晶莹有劲。这种豆沙吃口香、润、细、滑――北京市场上的豆沙多学日本,以机器磨碎加糖罢了,干而不滑,香淡粒粗,哪里谈得上一个“润”字。
一向看不上北京的小枣粽子,不仅是淡而无味,吃起来还要吐核,小枣煮过了或生虫,则滋味会变得非常奇怪,败人清兴。日前无事翻书,发现屈原故乡湖北秭归的粽子竟也是这路姿色,北京粽子似乎一会儿“理直气壮”,神情起来,甚怪。
瑶族:瑶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包“枕头粽”,形似枕头,每个约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
畲族:畲族粽子,民间称牯角。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龙草捆扎,十个一串,有的人家还要在包粽子时加菜、肉、红枣等做馅。煮粽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寄存半月。
傣族:傣族过端午也吃粽子,还要过“粽子节”。听说“粽子节”是为了留念一对因婚姻遭爸爸妈妈对立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与姑娘们相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男女围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伙子吹叶子配乐。然后小伙子把粽包送给中意的姑娘。
毛南族: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含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过药节时,习气采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熬水饮汁,或用这些草药作馅包粽食用。民间以为端午吃这种包馅粽粑能够解毒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