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年的食品生产历程

坚持自信、高效、诚信、创新的发展宗旨,锐意进取,不断发展,始终进步。

食品代加工模式,让我们的团队走向全国!

全国客服热线: 0511-86893888

手机官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CLOSE

【微共享】端午节的由来

发布者: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4-02-16

  端午节,为每年仲夏,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与新年、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同意我国端午节列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首个当选国际非遗的节日。

  据南朝梁人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一词最早呈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文献成了现代人们覆按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风俗的重要参阅。端午节来源于何时——长期以来议论纷繁,说法不一,争论不休。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阴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国都的音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所以挑选以死明志,决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大众纷繁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防止鱼虾浪费屈原的尸身,一位老医生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防止损伤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开展成棕子。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风俗。这一风俗连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今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留念爱国诗人屈原。

  伍子胥先祖伍举,以正派进谏楚庄王而得名声,因而其子孙于楚国亦有名声。伍子胥宗族因在楚国被虐待,投靠吴国。受吴王阖闾重用,大破楚国,北镇齐晋,南服越人,官拜相国公。

  吴王夫差继位后,伍子胥以为应一举消除越国,可是夫差为伯嚭所谗,不听“联齐抗越”的建议,前484年便赠伍子胥剑,赐自杀。子胥愤怒自刎,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身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着越国戎行灭掉吴国。

  吴王夫差极怒,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扔掉于钱塘江中。后来吴国公然被越王勾践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杀。

  因为伍子胥尸沉于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为早,有些文献则以为,我国端午节的风俗与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

  曹娥(130—143),东汉时期会稽上虞人,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邯郸淳所撰《曹娥碑》中即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君”即指“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中,数日不见尸身,其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身抱父尸浮出水面。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表扬。

  据现代学者考证,端午节的来源更为陈旧,本与留念屈原、伍子胥等人无关。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的前史教育》等文章中指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都和古代百越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有关。古代长江中下游的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他们“断发文身”来模仿龙形,以防止损伤。《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损伤也。”他们将粽子投到江河中是为了祭祀龙神;而将舟船描写成龙形在水面竞渡,也是对龙的图腾崇拜。后世关于屈原、伍子胥等人的传说都是逐步融入到端午节的风俗中来的。

  在数千年的前史开展中,大部分百越人现已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边许多少数民族,因而,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本文为汹涌号作者或组织在汹涌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组织观念,不代表汹涌新闻的观念或态度,汹涌新闻仅供给信息发布渠道。请求汹涌号请用电脑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