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家家户户忙于悬挂艾草、菖蒲,小孩子们额上涂着雄黄,佩戴着香囊乐陶陶地游玩,真是一幅平缓温馨的节日风情画。那么在2018年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就让小编为你收拾端午节由来来历50至100字左右,还有关于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传说介绍,一块儿来看看吧。
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杀。楚国大众思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所以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期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连续为传统,逐渐演化为端午节。
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前史教育》中以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区域“龙”的部落举办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是竞渡与古代吴越当地的联系尤深,何况吴越大众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风俗。三是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彩色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风俗的遗址。
传说端午节是为留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身,其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处,令度尚为之立碑,又令其弟子邯郸淳作诔辞表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留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修曹娥庙,她所寓居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而相传端午节亦为留念孝女曹娥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