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重要的节日端午节就要到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咱们或许只知道端午跟屈原有关,可是咱们还知道端午节的由来详细是什么吗?下面咱们来看看吧。
端午节,为每年阴历五月初五。2019年端午节的阳历为6月7日,刚好是高考的第一天。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称号。“端”古汉语有最初、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便是“端五”。古人习气把五月的前几天别离以端来称号,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致五谓之端五。”
端午节是流行于我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来源于我国,是古代吴越区域(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办图腾祭祀的节日,在阴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方式举办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杀,统治者为建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留念屈原的节日。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议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激烈对立,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国都,放逐到沅、湘流域。他在放逐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永存诗歌,独具面貌,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犯,心如刀割,可是一直不忍放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绚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身后,楚国大众哀痛反常,纷繁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舶,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预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繁效法。一位老医生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避免损伤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开展成粽子。
今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以此来留念爱国诗人屈原。
除了端午源于留念屈原的说法外,尚有留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等等说法。
以上便是有关于端午节来源的简略介绍,咱们对端午节来源的说法是不是只要留念屈原呢?关于端午节来源的说法有许多,可是影响最广最深的便是留念屈原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