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今年端午节的气氛或许不如往年那样浓厚。但是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端午节的习俗早已渗入我们的生活之中。过端午节,慢慢的变成了了一种重要的生活仪式。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到阖家团聚、结伴出游,端午节的涵义越来越丰富。
回顾往年的假期,除了迫不及待跳进嘴里的粽子,还有非常多花样。在城市里,最常见的就是吃粽子和挂艾叶,有的地方会赛龙舟。记得咱们学校的龙舟队就战绩累累呢。
“往年端午节都是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然后一家人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地送粽子、吃粽子,同学之间还会互赠香囊。把自己家的粽子送出去,会有一种避免吃不完的快乐。”住在天津的朱同学这样说道。这样的粽子,里面包的想必是“情意馅”,尝起来是浓浓的人情味。
我们城市最长的河流贯通和环绕着老家的村庄,每年这里几乎都会举行赛龙船,吸引很多人前来观看。饭后我们会和长辈学拴五色丝线。
我们会回到奶奶家,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在门上贴上大公鸡,马,挂艾草。奶奶会蒸凉糕,我和哥哥姐姐们会一起学习包粽子。在农村,我们会一起玩很多游戏。小时候经常会玩捉迷藏,跳房子,跳皮筋等游戏。
端午粽叶香,家人团聚棒。或许端午节的具体庆祝活动并非那么重要。在外打拼的人们,终于能有几天空闲,好好与家人呆在一起,纪念传统,放松身心,联系感情,这才是人们所期待的。
一名受访学生并没有因疫情的出行限制而沮丧,“主要的期待就是吃豆沙馅的、甜枣馅的、花生馅的、肉馅的、蛋黄馅的粽子”。还有另一位受访学生直接准确地说出了“紫糯米栗蓉粽”这样的复杂名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宅家期间,还有不少学生掌握了包粽子的新技能。如果提到端午节时,你的第一反应不是纪念屈原,而是吃粽子的时候,你就得当心了。(吃货警告,小心长肉)
也许舌尖上的记忆令人难以忘怀,(小吃货们别解释了)“吃粽子和包粽子”成为本次采访结果中的高频词。家人团聚,一起吃粽子大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场景。记得往年在学校,食堂也会为师生们准备香喷喷的粽子呢。
中国地域辽阔,饮食偏好也不同,粽子的形态和口味也不完全一样。三角粽在我国很常见,但也有其他形状的。来自云南的彭同学就表示,在她的家乡,人们通常吃长方体的粽子。粽子的填料也很丰富,北方粽子偏甜,多填充红枣和豆沙。南方粽子的馅料则更丰富,绿豆、五花肉、八宝、火腿等等。近年来还出现了鲍鱼粽、虾仁粽等“贵族”粽。
彭同学说,“记得去年端午节,临近高考,学校在誓师大会上给每位高三学生都发了包红糖的粽子,寓意“高中”。” 大家有没有高考前高举粽子的经历呢?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渐渐稳定下来,病毒的传播得到基本控制。但是,近日,随着北京忽然出现了几十例确定诊出的病例,全国人民重新警惕起来。疫情仍未结束,不过,拥有前期的抗疫经验,大家也不必过分紧张。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前提下,大家的端午节假期安排都是怎样的呢?
根据问卷统计,绝大部分同学选择在家里过端午节,也有少数同学留校过节。“和家人呆在一起吃粽子,宅在家里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是大多数同学的主要安排。也有部分同学痴迷学习,不能自己,在端午节仍然坚持写论文和复习备考。小部分同学计划离家活动,或是赛龙舟,或是与好友一起旅行。聚集有风险,外出需谨慎。大家必须要注意安全哟!
我非常想念我的奶奶,往年若能见奶奶就可以吃到她亲手包的粽子,但现在只能买超市速冻的了,有点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