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风调雨顺,军民乐业,本年上元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这几日官人每都与节假。”
元宵节的风俗不计其数:家家户户都会煮上一锅标志团圆的汤圆,大众们在夜晚前去赏灯,坊市上举行了五光十色的文体活动,皇帝也会与民同乐,亲临城楼观看宫中伶人欢欣鼓舞。元宵节仍是古人约会的佳期:辛弃疾笔下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光阑珊处。”看似是在描绘七夕,但实际上描绘的却是元宵节的场景。
谈到元宵节,信任大多数中国人最早想到的风俗就是吃汤圆,其圆滚滚的形状表达着中国人对团圆的夸姣祝福。关于汤圆的由来,较为切当的史料根据是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煮糯米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这句话描绘了甜馅汤圆的初始形状,彼时的汤圆和现在的汤圆配料附近。
正如中秋节的粽子分为咸味的肉粽和甜味的枣泥馅粽子两种口味相同,汤圆分为两大“门派”:南汤圆、北元宵。比照以下两幅清代的古籍图像,可知南北圆子之差异。
这幅 作于广州的外销画《卖汤丸》展现了南边制造汤圆的工艺:先以类似包饺子的办法将馅料裹在外皮,然后用手将汤圆搓成圆形后下锅水煮而成。
这幅选自《清国京城市景风俗图》的《卖元宵》则展现了北京区域制造元宵的画面。北方将汤圆称为“元宵”,尽管其制品形状和南边汤圆简直无异,但元宵的制造的进程是“滚”:将切成规矩形状的馅料沾水后,放在盛满干糯米粉的竹篓中摇晃,使得糯米粉能够均匀掩盖在馅料上。《酌中志》是较早具体描绘“滚元宵”制法的文献:“ 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浇水滚成,如核桃大。”和古代的手摇元宵不同,现在的元宵已大多运用机器制成。
赏灯也是沿用已久的元宵节风俗,现在仍有许多区域举行花灯展庆祝元宵节。《帝京现象略》中具体陈说了元宵赏灯风俗的前史来历,其内容和许多风俗研究者的观念符合。
张灯之始也,汉祀太一,自昏至明。僧史谓西域腊月晦日,名大神变,烧灯表佛,汉明因之,然腊月也。
《帝京现象略》讲道,元宵节张灯的风俗始于汉代在夜间祭神的典礼,这与《史记·乐书》的相关记载相照应,但《史记·乐书》中没有说到元宵相关字眼,也没说到“张灯”,只说到了祭祀的时刻在“正月上辛”: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
元宵赏灯有何盛况呢?在苏滋味的《正月十五夜》中即可见证,这首诗是“火树银花”一词的出处。
“火树银花”便指代元宵节夜晚灯光辉煌的现象,连花草树木都闪耀着光,能够联想到元宵节的空前盛况。
为避免违法犯罪,我国古代国都实施严厉的宵禁准则。而“星桥铁锁开”一句却标明元宵节这天夜晚,衔接皇宫区域与住宅区的铁锁翻开,破例不实施宵禁。“明月逐人来”一句更是直接点明晰游人如织的现象。
宋代的风土人情专著《东京梦华录》中单列《元宵》一章,用很多篇幅描绘了北宋国都开封欢庆佳节的热烈场景,首要举例叙述了“奇术异能”,尽管古代无法以视频的方式出现,但仅凭详尽的文字描绘便使人好像感同身受: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喧闹十馀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赵野人,倒吃冷淘。张九哥,吞铁剑。
之后就是“歌舞百戏”。皇帝也前往坐落宫门口的宣德门城楼上与民同乐,既能观看“衙前乐人”在室内的庆典活动,又能俯视教坊在城楼下的杂剧扮演。城中大众也一起观看乃至喝彩,局面十分壮丽。
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间驾坐一时呈拽。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两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馀,内燃椽烛,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楼下用枋木垒成天台一所,彩结栏槛,两头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面此乐棚。教坊钧容直、天台弟子,更互杂剧。近门亦有内等子班直排立。万姓皆在天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
在古代,女人遭到纲常道德的束缚,素日里只能养在深闺,很难走出家门,但在免除宵禁的元宵之夜是个破例。辛弃疾妇孺皆知的佳作《青玉案·元夕》看似是在描绘七夕节的场景,实际上描绘的目标则是元宵。
春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光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中,“春风夜放花千树”与“火树银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灯光阑珊处”的“灯光”指代元宵节的灯光。
此图不只描画了妇女身着长衫出游的画像,还题注了《荆楚岁时记》关于“走百病”进程的描绘:正月十六日,妇女三五成群出游,最前边的人还要“持香”,意在表达祛病消灾的希望。《帝京现象略》也有类似的记载: